科技日报北京7月14日电 14739万吨!2022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令人振奋、令人鼓舞。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2021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
河北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经营土地820亩,种的都是粮食。“今年小麦从种到收,过程比较曲折,我的心就像‘过山车’一样,从忧心到担心到放心,最后是开心。”他说。
“人特别努力,天比较帮忙。”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看来,今年夏粮小麦能实现抗灾夺丰收,是主客观因素同向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今年小麦生产开局不利、一波三折,前期形势十分严峻,最后有惊无险、丰收在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赵广才认为,科技在今年夏粮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是科学抗灾应对晚播、让农民知道怎么种,科学田管精准指导、让农民知道怎么促。
背水一战闯“五关”“三坚持一落实”步步为营
“我们以背水一战的决心,超常超强的力度攻坚克难,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把各项抗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落得实落得好。”潘文博说,在工作中,大家闯了“五关”,关关难过关关过。第一关,抓抗涝保播;第二关,抓促弱转壮;第三关,抓防病治虫;第四关,抓“一喷三防”;第五关,抓机械化抢收。
那么,科技如何促夏粮增产丰收?赵广才总结为“三坚持一落实”:坚持“四补一促”,应对晚播保住了面积;坚持“一条主线,三个服从”,抗湿播种保证了苗全;坚持“一早四促”,苗情转化奠定了基础;落实“一喷三防”,防灾减灾夺取了丰收。
针对去年秋冬种冬小麦大面积晚播的情况,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定了“四补一促”的技术方案。“这是保住小麦面积的重要技术措施。‘四补’就是科学选种,以种补晚;增加播量,以密补晚;提高质量,以好补晚;增施肥料,以肥补晚。‘一促’就是加强田管,以促为主。”赵广才说。
面对秋汛造成土壤过湿,各地因地制宜落实“一条主线、三个服从”的小麦抗湿播种方案。“这是保证小麦出苗整齐、一播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条主线’就是以播期为主线,按照播期的早晚,科学确定品种、播量、施肥量等关键指标。‘三个服从’就是播期服从墒情、播期服从质量、播量服从播期。”赵广才介绍。
“一喷三防”是今年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一招”
小麦的“一喷三防”是有灾防灾、无灾增产、吹糠见米的一项技术措施。“中央财政今年紧急安排16亿元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主产区组建了1.8万个专业服务队,实现了喷防作业全覆盖,部分地区喷防两遍以上,有效预防了小麦早衰和干热风,河南、山东、河北等主产区灌浆时间普遍多了3天,平均提高千粒重0.45克。仅这一项技术措施就可弥补前期晚播弱苗产量损失30亿斤。”潘文博说。
“‘一喷三防’就是在小麦灌浆期将杀虫剂、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施用,实现一次喷施,达到防早衰、防‘干热风’、防病虫的目的,促进籽粒灌浆。这是小麦后期增粒重、提单产和防灾减灾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也是今年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一招,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水平,也提高了小麦的质量。”赵广才解释。
赵孟辉感叹到:“小麦‘一喷三防’效果确实特别特别好,预防了6月初的高温和‘干热风’,小麦灌浆期延长,成熟期也推迟,一直到6月19日才收获。我这820亩小麦,共卖了97万斤,平均亩产1180斤,只比去年最高的少了50斤左右,能有这个产量我实在是没有想到。”
今年不仅产量高,小麦价格也好,赵孟辉种的是强筋麦,每斤卖到1.65元。他算了一本账,刨去地租、种药肥、用工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585元,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国家又专门给了补贴,这是赵孟辉种地这么多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他特别开心。(记者 马爱平)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