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多措并举治理城市内涝(多棱镜)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2-07-08 12:07

  治理城市内涝,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不能只算短期的“成本账”,更要算长期的“发展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前段时间,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特别是珠江流域“龙舟水”强于常年,北方地区近日也迎来入汛最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多次强调,要严防城市内涝,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的检查和管护,落实城区河道、地下公共空间、隧道涵洞、下沉式立交桥等重点易洼易涝部位的防洪排涝措施。

  长期以来,内涝治理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180多座城市受内涝影响。一场内涝不只让人“行路难”,还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百姓生命安全。对城市而言,治理内涝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公认的治理难题,内涝成因复杂。不仅有气候、地势等自然因素,也有基建老化、规划更迭等历史原因。但归根到底,与城市发展理念有关。经过几十年快速城镇化,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继续走偏重“铺摊子”“扩面积”的老路,将会加剧城市扩张与自然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致使内涝问题越发突出。

  城市内涝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加强城市内涝治理,首先要转变认识。治理内涝并非简单的排水。从不久前住建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可以看出,它涉及源头减排、通道建设、应急管理等多方面,是一项跨地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还要充分认识到,治理城市内涝,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不能只算短期的“成本账”,更要算长期的“发展账”。通过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排涝通道建设、防洪设施建设等,不仅能拉动新老基建投资,培育经济新动能,也将显著改善人居环境,降低灾害损失,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内涝治理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统筹规划、久久为功,既抓好硬件改造,也重视软件升级,既美化“面子”,也改造“里子”,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系共生共存,要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近年来,不少地方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扩大公共绿地,修复天然水系,不仅美化市容,也能有效渗水蓄水。同时,要强化地下综合管廊这个城市“里子”。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就像城市的“血管”,排涝通道管网通畅,自然能够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风险。在加快硬件改造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如构建排水系统信息化管控平台、研发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大力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等。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内涝实时监测调控,大大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内涝治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做到平急结合,日常就要加强风险点位隐患排查、防汛救援各部门数据共享、防涝应急演练等工作。一旦出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预置力量、形成合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强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关口前移,在预防上下足功夫,也能更有效减少内涝损害。

  治理内涝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希望更多城市加快行动,紧盯这个急难愁盼问题,发力补齐治理短板,把民生实事办出更大成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8日 19 版)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