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理念拓展至建筑工地,新科技在江苏建筑工地上不断得到运用,装上“智慧大脑”,让“灰头土脸”的工地变得安全、绿色和高效。
为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减轻安全管理人员负担,苏州狮山广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AI行为分析+人员定位芯片”技术,通过智能摄像头进行人员危险行为AI分析,如未正确穿戴反光衣、未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则会被智能摄像头捕捉,并自动进行人员危险行为录入,智慧工地后台会进行人员危险行为AI分析,形成危险行为报告。该项目安全总监刘建国介绍,通过粘贴于工人安全帽内的人员定位芯片,安全管理人员可直接从手机APP内查看到工人违章情况及工人当前位置,及时联系工人进行整改。
在南通金鹰世界A6地块项目,工地防护网上每隔一段距离都能看到一块长方形的提示牌,提醒工人注意安全。“这是一块智能语音提醒警示牌,它的内部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和小型扬声器,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会发出‘临边洞口请勿靠近’‘有电危险’等语音提示。”项目安全总监王春雷说,“为保障安全生产,项目上共安装了6块智能语音提醒警示牌。”
南京一些工地还运用智慧项目,用来监测工人的身体健康指数,减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疾病。南京燕子矶华润万象天地G29C项目为工友贴心设置了智慧健康驿站,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方式为施工现场一线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使用智慧医疗健康器械,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测量数据可通过5G上传到数据库中,AI智能引擎在线分析,对人员健康状态实行分级管理,提出准确的就医诊断和健康管理建议。
新科技还为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项目有序进行提供支持,金陵中环项目中的“一桩两柱”施工技术便是如此。金陵中环项目是位于南京CBD核心地段的商业综合体,项目经理王金说:“‘一桩两柱’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桩基成孔、安装钢柱支撑架、下放钢筋笼及注浆孔等。”该技术的运用解决了双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难点、双钢管柱水下灌注混凝土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及质量,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