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我省公布100处“乐享园林”建设项目名单,其中口袋公园占到64%,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类别。
近年来,我省各地的口袋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尽管在很多建设规范里甚至还没有它的身影,但口袋公园这个新生事物已经大踏步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口袋公园正在给城市带来怎样的改变?未来它又会有哪些发展呢?
因地制宜 侧重方便可达
【现场】 6月14日傍晚,在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西门前的小广场上,家长们正在安静地等候孩子放学。18点整,学校保安葛礼金打开大门,孩子们欢笑着跑向各自的父母。“他们是今天最后一批弹性离校的学生。这儿以前是围墙,两年前新开了校门,门口还建了广场,有树荫,条件好,所以放学的时候一点不像其他学校门口那样拥堵。”葛师傅告诉记者。
葛礼金所言“校门口的广场”,被省规划设计集团技术研究与质管中心主任规划师汤蕾叫作“候学区”,它也是栖霞区姚坊门片区的8个口袋公园之一。
“那儿原先是个放建筑垃圾的堆场。我们去调研时,校长提到,学校大门对面是幼儿园,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段里,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们全堵在路上,很拥挤,也不安全。我们就帮学校设计,在围墙上另开一个校门,把堆场改造成有座椅、有儿童游乐区的口袋公园。”汤蕾说,“对这个口袋公园,我们设计时引入了分时共享的理念。除了作为候学区,它还可以用作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可以用来表演节目,周边居民也可以在非上下学时段来这里健身、休闲。”
城市里的大公园,可能你一年才去一两次,而家门口、校门口这些袖珍公园,却是抬脚就到,随时可以去坐一坐、转一转。汤蕾介绍,“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公园有城市级、片区级和社区级3个层次。口袋公园还在社区级之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末梢,也是百姓最容易接触到、最常享用的。”
在专业人士眼中,口袋公园就是以前常说的街边绿地的升级版,它更强调可达性,让市民、特别是“一老一小”能方便地进入其间。这就需要从人性化的视角配置步道、座椅等,而不是简单地从景观视角出发种些花卉绿植。
“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规模扩建公园绿地并不现实。而口袋公园因其面积小、建设方式多样、布局灵活、建设成本低等特点,这几年逐渐成为修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之一。”省规划设计集团园林院总工程师刘小钊分析说。
《江苏省“十四五”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提出,建设更多高品质城市绿地空间,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街头游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建设,完善无障碍设施、全龄友好设施建设,实现居民出门5至10分钟即有一片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到2025年,全省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要达到82%以上。
刘小钊认为,结合不断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省的口袋公园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会有一个新的飞跃,人民对“公园自由”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织补空间 彰显多重价值
【现场】 无锡市区最近新添一处景观——东林书院外沿河游园。走进这个面积1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江南园林韵味扑面而来。书卷造型的文化景观墙上镌刻着东林典故,飘带造型的花坛和凉亭、树木一起形成“框景”,不少居民在其间锻炼、休憩。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赵羿杰介绍说,公园在建设中植入了东林书院文化元素,既留住城市记忆,也让此处成为无锡文化新地标之一。
无锡把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目标任务,以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任务书的形式分解下发各区推进建设,已建成一批不同主题的口袋公园。赵羿杰告诉记者,“无锡要求公园、游园建设实现‘一园一品’,通过对地域文化等不同主题的提炼,打造一园一特色。”此外,无锡还加大对口袋公园的考核频次,确保其环境优美、秩序优良。
“口袋公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修复和空间织补。再小的一块绿地,都能为增加城市碳汇、降低热岛效应作出贡献。口袋公园服务半径多为500米以内,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使用频率高,对城市的美丽宜居起到积极作用。”汤蕾这样总结口袋公园的功能。
小小的口袋公园,其实是个具有多重价值的“全能口袋”。根据所处位置和周边人群需求的不同,它既可以作为小区入口、交通路口的纯景观,也可以和公交换乘、停车场所、商业设施、读书角、公共厕所等实用功能相结合;既可以展示历史文化、实现知识传播,也可以方便市民在家门口活动休闲,满足他们运动健身、社会交往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人们出行半径缩短,近距离的户外绿色空间能明显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单位、家庭的美丽庭院,如果愿意向大众开放,也是不错的口袋公园。宿迁在这方面率先行动,通过“拆墙透绿、设施织补”推动单位庭院开放共享。宿迁市住建局园林绿化处处长张瑞说,“我们通过打破单位围墙、围栏壁垒,促进庭院内部绿化、道路、设施公共化,让更多绿地游园进入群众生活。”截至2021年底,宿迁已累计改造开放单位庭院60家,共享单位绿地约56万平方米、停车泊位5000余个、内部卫生间90多个,改造范围由机关事业单位拓展到社会单位,受益人群超20万人。
新增建设100处“乐享园林”小型绿地活力空间,是今年省政府12类50件民生实事之一。省住建厅园林绿化处处长于春介绍,口袋公园是“乐享园林”建设中的主体。我省要求采用“织补”“绣花”等手法,建设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并针对周边使用人群的需求,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街区的品质及活力。
共建共享 体现城市温度
【现场】 6月15日大清早,退休的南京市民王爱芳带着她的小狗出门散步,目的地是安怀路旁边沿河而建的小公园。这个没名字的小公园被建设方称作“南十里长沟一支流东侧绿地”,去年实施一期工程,建了步道、休闲广场、绿化景观等。“原来就是一条夹在小区围墙和小河中间的荒地,长满野草。去年北边这段建好了,南边还有一段,据说今年也要建。”王阿姨满怀期待。
据悉,过去3年,江苏优先选择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覆盖盲区,新改建便民型公园绿地304个,解决老城区绿地少、均衡性不足等问题。但这些公园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全都由政府承担,老百姓很少参与。汤蕾在做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期间,曾亲历一个社区中学改造项目,从资金筹措到改造方案的确定,当地民众全过程参与,甚至小到选哪种墙砖,都要征求大家意见。她说,“将来我们的口袋公园建设,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公众参与,了解居民的使用需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吸纳社区志愿者进行维护管理,走共建共享这条路。”
哪里的街角绿地需要改造提升?哪个片区最缺绿色公共空间?口袋公园建设离不开“城市体检”和“片区统筹”。去年,鼓楼区在南京市率先启动了“城市体检”,主动去发现城市中待更新的节点,目前已有初步的“体检结果”。口袋公园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环,只有从更高的片区层面去把握,才能做到统筹协调,让这些小而美的口袋公园不仅为市民锦上添花,更为他们雪中送炭。
“这几年,全国各地在陆续开展口袋公园建设实践,不过,对口袋公园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规范中也缺乏指导依据,有些口袋公园就是套用一般公园绿地的模式,导致功能定位不准、服务设施不配套、难以融入周边环境等问题。从管理方面看,口袋公园涉及权属多样,需要以群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地段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整治等有机结合,建设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刘小钊说。
于春透露,我省正在组织编制“江苏省口袋公园建设指南”,预计下月就能推出,为各地的口袋公园建设提供指导。
记者 刘玉琴 白雪 刘春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