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为枇杷花、胡颓子和枇杷叶。 记者 刘达摄
枇杷膏原液。 记者 刘达摄
本报讯(记者朱雪芬刘达朱亚蕾)冬意渐深,枇杷花开。每到这时,东、西山的村民就忙活了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支起大锅,按照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开始熬制时令润肺佳品——枇杷膏。经过一天煮、一天熬,两天工夫才能出一锅的枇杷膏,色如焦糖、质如丝绸,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
昨天清晨,记者驱车前往金庭镇石公村,空气里飘散着枇杷花的淡淡甜香。村民李跃敏正站在一口半米见方的大锅前忙碌着,只见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锅炉的火候,时不时搅动沸腾的汤液。顿时,一股混着枇杷清香的甜蜜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是昨天煮好的枇杷膏原液,用上了陈年枇杷花、胡颓子和枇杷叶三样原材料。”李跃敏告诉记者,枇杷膏是村里家家户户冬季的必备品,每到11月,几乎每家每户会拿出上一年晾晒、烘干好的原材料,准备熬制枇杷膏。“各种原材料都得先泡煮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趁着太阳刚升,过滤出初熬的汤液,再加入老冰糖,文火慢煮八到十个小时,最终只剩下约四分之一的浓稠膏状。”李跃敏边说边搅拌着汤汁说,枇杷膏熬煮的时间和火候很关键。火大了锅底容易煳掉,火小了汤又熬不透,等熬到差不多八小时左右,汤开始变得稠厚,就得格外盯着,以免粘锅。
“今天这锅大概能出60斤枇杷膏,开熬时足足有200多斤原液呢。”李跃敏从锅里取一勺汤汁向记者展示,“你尝尝,虽然还没熬到膏状,但味道也不差。”只见褐黄色的汤液略显黏稠,入口后稍带苦味,慢慢就变得香醇起来。李跃敏说,这样的枇杷膏最适合冬日滋补,能止咳润肺,“从小到大,我们都离不开它。”
一旁的备料台上,摆着一大堆晾晒好的枇杷花和枇杷叶。李跃敏介绍,制作枇杷膏必须用“陈年料”,尤其是枇杷花。“新鲜的花功效不足,放上一年才能沉淀出来。”李跃敏家熬制的枇杷膏中,还有一味“特殊存在”——胡颓子。“胡颓子需要在夏秋时节从三山岛或周边山野采摘,洗净晒干后储存。若赶上阴雨天,还得时不时拿出来翻晒,以免受潮变质。”李跃敏说,这是老一辈传下的配方,胡颓子搭配枇杷花、枇杷叶,润肺功效更好。
枇杷膏熬成后,李跃敏会细心装瓶,放在自家民宿里。“眼下正值冬季,湖边风大,客人们难免会有嗓子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枇杷膏拿出来,免费请住店的客人尝尝,让他们感受一下西山岛的‘秘方’。”李跃敏笑着说。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