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便民频道 > 民生资讯

“在苏州园林来一场音乐会”

苏州新闻网 2024-11-23 12:30

□苏报记者 朱琦

“非常期待能在苏州园林来一场音乐会。”昨天,被誉为“东方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在“师说”舞台上,与苏州观众许下了美好约定。

这是一场“超时”的师说。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吕思清讲述了一个个动人有趣的故事,分享对生活、艺术和美的感悟,以琴作舟、以弓为帆,将跨越国界和山海的音乐诗篇向观众娓娓道来。

“要保持对事业的热爱和激情”

昨天“师说”观众可谓十分幸运。吕思清把耶稣·瓜奈里1734年制作的名琴“里奇”带到了现场,并分别与青年钢琴演奏家金文彬、保利少年乐团的孩子们合作了《梁祝》和《我爱你中国》,精彩的演绎让现场听众如痴如醉。

“音乐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艺术。”吕思清说,在演奏一首曲子的时候,他经常会去寻找这首曲子最美妙或者最奇妙的一个地方。“它不但能够打动我,也能够通过我的演奏曲打动观众,营造一个非常奇特的意境,让你走出音乐厅还能想到这个瞬间。”

“学习音乐每天必须勤加练习,这是对个人自律、坚持、毅力的很大考验。”在吕思清看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保持对事业和技艺的热爱十分重要。任何行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坚持,永远保持热爱和激情。其次,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学习方法也不可或缺。“我拉琴拉了五十多年,每首曲子拉过成百上千遍;一直奔波在路上、在音乐厅、在舞台上,永葆对艺术的新鲜感很重要。”吕思清说。

“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个《梁祝》”

今年是《梁祝》创作65周年,而在吕思清的演奏生涯中,最绕不开的就是《梁祝》。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吕思清透露,1988年当他第一次拉《梁祝》时,并不是一见钟情。

“那时,我西洋作品拉得很多,对中国作品没有足够深刻的理解。”直到1993年,吕思清在音乐会上遇到了《梁祝》作者陈钢、何占豪,趁着天赐良机,他把《梁祝》一段一段拉给两位作者听,并逐一向他们讨教创作灵感。这次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使吕思清弓弦之下的《梁祝》被“唤醒”了。

“1988年那会儿的《梁祝》我拉得比较‘清新’,1993年以后就慢慢变得更深刻和痛苦。”在吕思清看来,这样的变化与人生经历有关。“音乐真的是良师益友,是可以陪伴我们走过一生的,它能帮助我们成长,同时也能反映我们的成长。”吕思清说,同一首曲子,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演奏和现在的演奏都不一样,虽然音符没变,但通过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情感的表达会有很多的变化,升华就会体现于音乐之中。

当被问及当下再次演绎《梁祝》会涌现怎样的灵感或者赋予何种基调时,吕思清卖了个关子,笑称这是“秘密”。“我们的灵感需要听众自身去感受。”吕思清说,“我最不愿做的就是告诉听众你应该怎样,而是希望引领听众进入作品和我的音乐里面,任由他们自由放飞。”

“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个《梁祝》,没有相同的《梁祝》。”吕思清笑言,一个人在走进音乐厅之前,假如刚刚确立了恋爱关系,他来听《梁祝》就没有悲伤,全部都是甜蜜。但如果一个人刚失恋来听《梁祝》,就全是悲的。“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适用于任何场景、任何心情、任何人。”

“苏州委婉细致、精致宁静”

“我的堂姐在苏州,很小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吕思清坦言,每到一个城市,自己几乎所有时间就是在音乐厅、排练厅或酒店中度过,即使在酒店里还要继续“闭关”练习,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一个城市的面貌和它的风土人情。

“从昆曲、评弹等音乐中,以及和大家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苏州是一座非常委婉、细致,可以说精致、宁静的城市,非常美。”吕思清说,苏州的很多地方他都很想去,比如体验苏州园林,还有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的美食非常棒。”作为一位“生活家”“美食家”,吕思清对苏州的美食如数家珍,太湖“三白”、大闸蟹都令他念兹在兹。

在互动环节,当有“粉丝”提出“能否来苏州园林里办一场音乐会”时,观众席中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面对大家的热切期待,吕思清回应,声音就是从大自然中诞生的,音乐与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融合,他曾在很多地方有过类似的表演,包括雅典的卫城、美国的好莱坞露天剧场等,都是同大自然亲密的结合。“非常期待能在苏州园林来一场音乐会。”吕思清与苏州观众许下约定。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