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便民频道 > 社会百态

打卡“西山红砖厂”让人捏把汗

苏州新闻网 2024-10-12 13:32

“西山红砖厂”成了网红打卡点。  记者 叶永春摄

厂房已成危房,风险较大。  记者 叶永春摄

【星期五调查】

避雷“野景区”系列报道

禁区不是景区,跟风不是“跟疯”。连日来,面对“泼天流量”,云南哀牢山开启“劝退”模式,劝告网友打卡远离“野景区”。日前,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第四季度安全防范重点工作,就强调要加强对“野景区”、网红打卡点的安全警示宣传和流动巡查,严防违规冒险进入。如今,无论是野外山林中还是城市楼群间,“户外秘境”“废墟工厂”等网红“野景区”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在苏州,也有一批“野景区”经网络炒作,吸引众多网友前去打卡。实际上,网友在跟风打卡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未知的风险,有时还造成了意外伤害。今天起,姑苏晚报《星期五调查》专栏推出“避雷‘野景区’”系列报道,本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热门“野景区”,向读者全面展示避雷的理由。

本报记者叶永春 实习生彭瑰

想到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以及接下来的周末,苏州西山岛的老赵都捏着好大一把汗。他家隔壁,就是在网络上爆火的“西山红砖厂”——一座废弃了数十年的老厂房,因造型别致,加上通体为红色,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好多年了。

实际上,当一批又一批年轻网友跟风前来打卡,寻找“废墟感”的时候,老赵心里很清楚,这座老厂房破败失修,早已是座危房,房屋四周的警示牌和隔离网,绝不能当作摆设。

厂房“出圈”引来诸多跟风者

“西山红砖厂”地处苏州西山岛一个村落中,沉寂数十年后,近年来经网络助推,成了网红打卡点,还一度被封为“废墟战神”。

各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西山红砖厂”的热帖数不胜数,随机点开,就是写真“大片”。今年5月,有网友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了一组体育生写真照,标题就是“苏州废墟战神”。照片上,一名男子背靠红墙,展示着他古铜色的皮肤和壮硕的肌肉,窗边光影勾勒出他健美的线条,极具视觉冲击力。可细看,男子前方就是一个硕大的坑,他脚下可以站立的区域并不多。他所站之处,正是“红砖厂”内中空的二楼。

同类型的写真还有很多,翻看多个热帖可以发现,一些约拍网络博主已将“红砖厂”当成了创作的据点。他们的镜头中,有少女身穿白色长裙,手捧鲜花,以斑驳的墙面为背景,营造出“战损感”和“破碎感”。还有人或倚靠窗边,或盘坐地上,还有的脱掉鞋子,赤脚在“废墟”上翩翩起舞,更有人直接躺在了枯草堆上。华丽整洁的服饰、妆容,同颓败破落的场所形成了强烈对比,照片经后期技术美化后,就成了网络上的“大片”,引流无数,而跟帖“求地址”的更是接连不断。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西山红砖厂”的热门话题可以追溯到四五年前,而“西山红砖厂”的网络热度一直持续至今。多年来,不断有网友到“西山红砖厂”探索和拍片,而其中不乏呼吁远离危险的声音。

危房“严防死守”和“步步惊心”

硕大的体形、高耸的烟囱和鲜艳的颜色,让“西山红砖厂”在村里显得极为夺目。从较远处看,“红砖厂”掩隐在树木和杂草间,与周围整齐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走近可见,厂房四周有民房、果树以及废料堆场等,不过有村道环绕,要靠近“红砖厂”并非难事。

而实际上,面对陆续前来打卡的网友们,“西山红砖厂”早已挂出了“谢客牌”——“危房危险严禁进入”。其四周的出入口,或盖上木板,或拦上隔离网,且明显有多次加固的痕迹,俨然一副坚决要“闭门谢客”的样子。不仅如此,主楼旁的烟囱上,同样挂着“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但“红砖厂”如此严防死守,仍有人冒险探访。其主体建筑东南方向的一处入口,阻挡人员进入的挡板已被挪开,露出一个口子,口子前的杂草丛,被人踩出了一条光秃秃的小道。顺着小道走到入口前,可以看到“红砖厂”主体建筑内有不少枯草堆,有的捆扎在一处,有的随地散落,四周随处可见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纸杯以及可用作拍摄道具的古风油纸伞。杂物及垃圾间,还不乏碎裂的瓦片及砖块。

记者用无人机对“红砖厂”内外做了整体探查,发现内部通往楼上的楼梯已被阻断,四周墙面斑驳,多处砖块残缺,屋顶有光线从漏洞直射进来;二楼的窗户,好几处木板断裂,有的耷拉着,明显失去了支撑作用。主体建筑外,屋顶的防水材料大多已脱落,砖块大面积裸露在外,缝隙间杂草丛生。令人看着害怕的,还有屋顶边沿的砖块明显松散,不少已与墙体脱离,给屋下的墙脚又增添了几分风险。

老赵的碎碎念句句是忠告

早在十多年前,在苏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西山红砖厂”被作为新发现记录了下来。资料显示,“西山红砖厂”原为西山煤矿电厂,主要为西山煤矿提供电力,于1959年兴建,1961年投产,但因煤矿亏损关闭,电厂于1962年夏天停办,现存主机房、办公室、传达室等。其主机房共四进,内高16.25米,主机房东侧的烟囱高约30米。

照此推算,“西山红砖厂”已停产60余年。60余年间,住在一旁的老赵见证了“红砖厂”的演变。老赵家位于“红砖厂”的南侧,甚至“红砖厂”一部分配套建筑的墙面,同时还是老赵家院落的院墙。“发电厂是烧煤的,当时四周堆放的都是煤炭,可没多久就停产了,停产后一直空着,后来有学生下乡,把这里当作学堂,但没有多久,又废弃掉了。”旧厂房废弃后,默默陪伴了老赵等村民数十年,但从近几年开始,老赵发现探访这旧厂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最早有拍电影的,拍小视频的也有,后来三五个人提着箱子来,是拍婚纱照的,还到我家借地方化妆呢。现在一到节假日,全是人。”看得多了,老赵对网络“猎奇文化”“短视频流量”“废墟工业风”等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但他不理解的是,旧厂房四周墙上明明已经挂满了警示牌,且入口全都堵上了,这肉眼可见的“危房”“危险”和“严禁”字眼,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视而不见,还要以身试险?“停产几十年了”“废弃掉了”“村里一直在警示”“看了短视频就来了”“外面的人不清楚情况”……对“西山红砖厂”,老赵的每一句碎碎念,其实都是忠告。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