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瀚墨)突发脑卒中却以为是中暑,66岁阿姨险酿悲剧。近日,苏州市立医院接诊的卒中患者比平时增加了两成左右,以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群居多。受熬夜、抽烟等不良习惯影响,年轻患者也明显增多。
日前,孙阿姨冒着高温出门。本是去熟悉的地方,却出现迷路、乏力等现象。怀疑自己只是天热轻微中暑,她也没太在意,未料回家后不久,又相继出现意识模糊、恶心等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市立医院道前院区急诊。
“接诊时,患者已出现言语不清、口唇歪斜等症状。”该院卒中中心副主任医师董晓峰介绍,进一步检查显示,孙阿姨大脑左侧主干血管有一处严重狭窄,多根旁支血管缺血形成脑梗死,进而导致多处脑组织“罢工”,影响身体机能。经过急诊溶栓、血管内球囊扩张等一系列针对性诊疗,患者的意识、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逐步恢复,不久后顺利出院。
“近期,每天都要接诊3-6名卒中患者。除了中老年慢性基础病患者,年轻患者也不少。”董晓峰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快、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该病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卒中和高温天气密切相关。以孙阿姨为例,她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温天气下,为了散热,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出现凝血,诱发中风。此外,盛夏一些市民将空调开得很低,房间内外温差大,会影响血压、容易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董晓峰提醒,眼下高温持续,市民不仅要注意防暑,更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如何区分中暑和脑卒中?他介绍,中暑通常由高温、高湿环境引起,导致患者体温调节失衡,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心跳和呼吸加速,离开高热环境,有助于缓解症状;而脑卒中常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偏瘫、视物异常、意识障碍等,好发于有慢性疾病如“三高”、房颤、动脉血管硬化等基础病人群。高温会增加脑卒中发作风险,出现前述症状时,应怀疑脑卒中并立即就医,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脑、身体功能。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室内外温差一般以相差10℃左右为宜。同时,夏天应该多饮水,稀释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流通。”董晓峰提醒,年轻市民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如不要暴饮暴食、熬夜、抽烟酗酒。此外,还需要定期体检,及早控制风险因素。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