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赢到未来启示录——从常熟经开区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竞争力(上)

苏州日报 2022-11-23 11:21

□苏报记者 高岩 孟海龙 王乐飞 顾志敏 商中尧 陈洁

这里正在规划建设绿色先进制造业、声谷科创中心、智慧港口物流三大功能片区,提出打造2+4+1新兴产业体系。

这里正在构筑常舒心服务生态圈,在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活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这里正在完善各种公共配套系统,同时,通港快速路竣工,海太长江隧道、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南沿江高铁规划建设,形成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体系

这幅宏大画卷的起笔在1992年。那一年,东方风来满眼春,常熟诞生了第一个经济开发区。而在此前,得名于长江边一个叫碧溪的小镇,一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镇小信息通,建设两文明的碧溪之路早已闻名全国。2001年,常熟开发区管委会迁到沿江区域,碧溪历史性开启了滨江新城模式。

30年后。长江沿岸的经济地理正在深刻重构。产业创新生态已成为沿江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只有抓准了这种生态发育与迭代的基本逻辑,才能进一步做好全面开放协同创新的策略组合。

常熟市委书记、常熟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勤第说,作为常熟经济的主战场、压舱石,常熟经开区要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敢为善为,全力为苏州和全省发展大局挑重担、扛重责,奋力当好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的急先锋、主引擎。

未来在握。赢到未来。

未来就在今天的产业创新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从重庆到上海,沿江城市的崛起,不仅遵循经济和地理发展结构及空间变迁的历史大势,更关键的是形成了各美其美的新经济生态。其生态核心,是产业组织能力与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相关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安排。各种要素组合的最优结果,是产业生态的优良发育不断促进创新生态的优势迭代。

常熟经开区30年艰苦创业形成的厚实家底,正成为常熟经开区攀登产业高地的强力引擎。

家底厚,有厚积薄发的底气全区拥有的诸多优质项目中,2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即有59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特大型项目5个,制造业根基深厚,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电力能源、高档造纸、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落户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600多家。有海电光缆竞争力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亨通,也有整车领域声名远扬的奇瑞捷豹路虎,有科技引领的新起之秀英特模,也有深耕造纸多年的芬欧汇川每一家企业都用荡气回肠的成功故事,为常熟经开区的成长添砖加瓦。

引擎强,有迭代进化的锐气海洋经济产业园、新经济总部大厦、常熟精英创新创业园、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新载体成为大项目、好项目的梧桐树。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93家,大中型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近90%;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科协国家级海智基地、国家级区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42个。

产业存量首先要进一步创新升级。新一代汽车技术和新能源及材料正是常熟经开区未来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向。围绕新一代汽车技术及应用产业,切实发挥奇瑞捷豹路虎整车引领和美桥、通润、诺博、英特模等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优势,聚焦电机电控、智能座舱、汽车电子等领域,推动智能化技术领域布局和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招引,全力打造整车引领、生产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与新能源核心部件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示范园。

紧盯新能源及材料产业,围绕氢燃料、锂电池、钙钛矿太阳能光伏电池三大领域,以长城未势能源氢能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落户、英特模布局氢能技术中心为契机,积极融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建设,扩大氢能示范应用范围。抢抓太阳能电池材料迭代机遇,推动仁烁光能钙钛矿型光伏电池等系列项目投产放量。同时发挥锦艺、聚复、贝特利、京创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加速推动材料产业向新能源、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转型升级。而类似苏州中国声谷这样有可能成为发展增量的新产业领域,也需融入其中,充分发挥赋能成熟产业的作用。交相辉映,各种要素重组中,我们能感到创新科技风正强劲地催生一个全新的经开区。

2022年,常熟经开区共签约声学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约108亿元。储备了车载声学部件、5G介质滤波器等在谈声学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通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及思考,从最初较为宽泛的六大主导方向(电声学、材料声学、信息声学、海洋声学、医疗超声、工程声学)逐渐聚焦,主要表现为融合声光电概念、延伸现有产业链、突出声学赋能三大特点。

信息声学、海洋声学是延伸现有产业链的两大方向。如继续深挖立讯集团内项目,力争在常熟经开区布局;另一方面,除皓吉达、启弘等外,要继续招引上游零部件企业(传感器、存储芯片、MEMS麦克风、电池、蓝牙芯片)及中游集成项目等。海洋声学侧重加快亨通海洋总部及高端制造产业化基地项目、高速光通信用MT插芯及长距离超低衰减光纤光缆项目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同时继续依托亨通常熟产业园,加速声学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扩展,围绕海洋超声、海洋感知、海洋通信等方面,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力度,打造一批海洋声学产业公共平台,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产业示范基地。

声学赋能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也渐入佳境。汽车是未来最大的移动终端,汽车电动化对减震隔音降噪(NVH)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智能化给人机语音交互、音响娱乐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座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声学赋能汽车产业的思路是筑牢NVH、智能座舱等汽车声学的产业基础,并向光、电领域延伸(智能驾驶、车规级半导体)。

常熟经开区正进一步加快半导体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程,做实做强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打造创新动能更强、要素配置更优的产业生态系统。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再引进30多家半导体相关产业,到2025年,经开区半导体产业能级达到超百亿,培育上市企业3家,培育独角兽入库企业5家,成为长三角地区在半导体领域有影响力的园区。

常熟经开区规划建设绿色先进制造业、声谷科创中心、智慧港口物流三大功能片区,提出打造2+4+1新兴产业体系,2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声学产业及技术服务;4为海洋装备及通信、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前沿高端材料、新能源及核心装备;1为现代物流贸易。为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常熟经开区还打造了高端载体+专项基金+产业政策+人才集聚+公共实验平台+金融支持的全过程服务链,以常舒心品牌为引领,为企业发展提供最舒心的环境。

30年,是一本慷慨创业志,是一部接续奋斗史,更是一册未来启示录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常熟经开区徐徐展开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国栋说,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唯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坚持开放永不止步,转型与时俱进,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永不掉队、行稳致远。

未来就是今晚的归家灯火

碧溪一带有上鹞灯的习俗。每当中秋、元宵等上鹞灯的时候,鹞灯、星光、灯火相互辉映,闪烁绮丽。但没有鹞灯的夜晚,难免月黑风高。即便是10年前,忙活了一天的人们,从城区赶回碧溪的茫茫夜路上仍然靠星星点灯。而现在,一条快速路连接东西,橙色的线条勾勒着高楼的剪影,星星点点的是街灯、车灯、万家灯。老一辈记忆中的荒地上,真真切切矗立起了一座现代化时尚新城。甚至连新城的灯,都变成带着充电桩的智慧路灯了。

这盏灯,照亮了归家的路,更让常熟经开区的人们觉得未来就在脚下。

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常熟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常熟经开区建设成为高端制造业承载地,形成城市向南、产业沿江、老城更新的总体发展格局。12字里有空间指引,有产业规划,更有结构赋能。常熟经开区必须让滨江新城的发展更进一步。

以空间优化全局统筹提升城市未来的高度。围绕统筹资源、提升城市功能的目标,实施苏州市首批提质更新片区开发项目,深入完善22平方公里城市大框架,以全域视角实现资源高效统筹配置。

以产业升级存量发展加深城市未来的厚度。对滨江新城原5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商务配套、科创载体等进行提档升级,以常态化推进低效盘活、一图一表、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等工作为抓手,每年推动2000亩土地提质增效,同时腾退储备一批存量产业用地。加快把土地存量变为发展增量,激发产业活力,实现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质转变。

以共享发展以人为本增加城市未来温度。依托滨江新城南拓西进,对1.66平方公里声谷核心区按照创新街区的理念,以常浒河为轴,合理布局科技、教育、住宅、商业等功能,全力规划打造产业、创新、城市融为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共生的发展空间。

以生态优先环境提升延长城市未来的刻度。重点围绕加强环境治理、涵养生态功能、推动产业转型,持续改善沿江生态环境,系统化开展长江三化五治专项行动,大手笔勾勒16平方公里铁黄沙生态岛,建设长江大保护常熟实践展示馆,打造长江沿线千村美居特色田园村庄,让推门见绿、一步一景成为现实。

面对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难以走出的传统工业化困局,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是新的选择和路径。相对于以往的人才、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组合,常熟经开区在场景、智能、数字、平台等方面更具动态、活力,因此有无限的想象力和爆发力。

这片117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以更为开放、更为协调、更为创新的姿态,重塑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竞争力。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06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