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江苏资讯

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

新华社 2022-11-14 00:5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

白皮书约1.2万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北斗发展进入新时代、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北斗、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推动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白皮书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斗系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北斗系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

白皮书说,北斗系统星间星地一体组网,是中国首个实现全球组网运行的航天系统,显著提升了中国航天科研生产能力,有力推动中国宇航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应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趋势,从星座构型、技术体制、服务功能等方面创新系统设计,攻克混合星座、星间链路、信号体制设计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实现一流能力。

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地面站全国一张网,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事后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白皮书强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不断夯实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北斗应用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

产品制造方面,北斗芯片、模块等系列关键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行业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底,超过78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套,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产值近2000亿元。

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获得全面突破,包括智能手机器件供应商在内的国际主流芯片厂商产品广泛支持北斗。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的已达3.24亿部,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94.5%。

白皮书说,卫星导航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坚持开放融合、协调合作、兼容互补、成果共享,积极开展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推进北斗应用国际化进程,让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向未来,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福祉、服务人类发展进步。

建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特色北斗系统智能运维管理体系,突出短报文、地基增强、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性能、拓展服务功能,形成全球动态分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航和完好性保障能力,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样的公共服务产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丰富应用场景、扩大应用规模,构建新机制,培育新生态,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更加完整、更富韧性的产业链,让北斗系统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白皮书指出,中国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标准组织、行业和专业应用等标准组织,使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用户与相关行业发展。不断推进北斗产品、服务和产业国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化进程,助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增进世界人民福祉。(综合新华社电)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