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便民频道 > 社会百态

追讨20个月 5000元工资要到了

苏州新闻网 2025-03-19 13:01

本报记者 叶永春

“+¥3,000.00,案号:(2024)苏0506执7×××号领款当事人:曹××……”昨天,曹女士给“96466记者帮办”栏目发来一张款项到账的手机截屏。这是她日前收到的被拖欠的工资,加上前同事俞女士收到的款项,共5000多元。为了这5000多元,她和俞女士坚持追讨了20个月,所付出的成本实际已超出所得,但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历,给更多遇到类似纠纷的求职者一个参考。

事件回顾:

向老板要工资,微信被拉黑

曹女士和俞女士曾入职的公司,于2023年10月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那是在她们离职3个月后。早在当年11月,接到曹女士和俞女士求助后,“96466记者帮办”栏目记者前往吴中区胥口镇香山工坊文化产业园,确认曹女士等曾入职的苏州豹先生外卖配送有限公司已“人去楼空”,而其房屋租期仅3个月,且拖欠着水电费。

据曹女士介绍,苏州豹先生外卖配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外卖配送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属于职业中介。2023年6月,她入职这家公司,从事的是人事工作,而俞女士则在公司的短视频平台当主播。入职期间,根据合同约定,曹女士每个月的薪资及补贴为3000元。

上班一个多月后,通过种种迹象,曹女士感觉公司管理不是很到位,个人没有提升空间,便提出离职,同俞女士一起离开了公司。

可离职后,她们迟迟没有拿到工资,曹女士多次通过微信向公司负责人韩某催讨,但韩某总是一拖再拖。曹女士气不过,在微信朋友圈发帖“吐槽”,结果被韩某拉黑。

见韩某不付工资还很“猖狂”,曹女士和俞女士决定维权到底。从2023年8月起,她们从向韩某追讨欠薪开始,再申请劳动仲裁,而劳动仲裁时韩某未到场,于是她们再等待法院公告,到第二次开庭时,韩某仍未到场,于是又等待公告,直到拿到法院裁定书,她们再申请强制执行……在此后一年多时间内,曹女士和俞女士多次向单位请假,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若要核算成本,其实已超出了她们所追讨的工资。但她们希望这件事能有个结果。

难点分析:

公司“失联”,法人是“马甲”

今年3月初,曹女士收到法院反馈,她的工资可以执行到位。一周后,她的银行卡收到了3000元工资。这时,距离她们开始追讨工资,已过去了20个月。

工资金额不算多,可为何追讨如此之难,成本如此之大?曹女士复盘整个过程,有一种“一切都是计划好的”感觉。从苏州豹先生外卖配送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看,其2023年6月注册成立,2023年10月便“人去楼空”,实际运营仅4个月。因而给曹女士的感觉是,公司若经营效益好,则可持续开下去,而若经营效益不好,则“人去楼空”,实际上将员工的基本劳动权益同公司运行风险捆绑在了一起。

而随着维权继续,曹女士等更相信“一开始就是计划好的”。她说,公司“人去楼空”后,不少前同事放弃了维权,而她和俞女士在维权中发现,公司已无可执行的财产,即便她们追加了公司法定代表人,但又发现法定代表人并非韩某,而是韩某某。综合韩某某抖音账号相关信息,其已60多岁,疑似韩某的家人。

更让曹女士认为“一开始就是计划好的”是,她们进而发现,韩某离开苏州后,又在浙江杭州运营起了与“豹先生”相类似的公司,运营模式与“豹先生”基本一致,而法定代表人同样疑似为实际运营者韩某的家人。那家公司于2024年8月注册,数月后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同样有员工投诉称未拿到工资。

对曹女士等所述情况,“96466记者帮办”栏目联系上韩某,韩某并未给出答复。

话题探讨:

换“马甲”欠薪乱象如何治?

工资到账,20个月的维权长跑尘埃落定,但作为维权当事人,为自己的3000元工资付出了多少?只有曹女士自己最清楚。她执着于维权到底,其实只为一口气,一则是讨回自己应得的工资,二则看一看欠薪企业为何能如此“猖狂”。

据曹女士最新了解到的情况,韩某在浙江杭州的公司同样“人去楼空”后,其又在抖音等平台推销着一家租车公司。在曹女士看来,韩某的企业如此频繁换“马甲”,对劳动者而言,存在着很大的权益受损的风险。“公司经营不好了就让员工承担风险,难道没有办法制约这种做法吗?”对此她颇为感慨。

苏报96466公益律师服务团成员上海中联(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汪兰表示,对换“马甲”开企业,人去楼空导致欠薪的,员工除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仲裁委提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外,如想从实质上解决“幕后老板”的这种“套路”,可以采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及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认定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刑法》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汪兰介绍,此前在深圳等地,就有老板因始终不出面处理支付员工工资问题,被公安机关立案侦办。因此,作为劳动者可合力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单位在监察部门责令之下仍不支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